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 山丹县巡察工作>正文

        山丹县推动政治巡察向纵深发展综述

        发布时间:2021-01-07 08:34:54 作者:山丹县委巡察办 来源:山丹县纪委监委

        365bet安卓中文客户端_365bet在线体育官网_365bet体育娱乐

          近年来,山丹县把政治巡察作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、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重要抓手,多措并举,稳步推进,坚定不移把政治巡察引向深入,巡察“前哨”“利剑”作用不断彰显。止目前,全县共组织开展了7轮巡察,完成70个乡镇、县直部门、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巡察任务,巡察覆盖率达到100%,并推动巡察向村和社区延伸。共发现“六项纪律”“三个聚焦”方面的问题1317个,移交各类问题线索104个,立案审查16人,给予党纪政纪处分5人,组织处理42人。有力推动了全县基层党组织“两个责任”落实,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。

        强化组织领导 明确“怎么巡”

          山丹县委始终将巡察作为“份内事”“责任田”,高度重视和支持巡察工作,把巡察作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、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举措有力有效加以推进。县委常委会议10余次传达学习中央关于巡视巡察有关会议精神和省、市委工作部署要求,县委书记专题会议先后6次听取巡察情况专题报告。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,有效发挥“把方向、管大局”作用,研究明确每轮巡察的重点方向和目标任务,领导小组先后10次召开会议听取汇报、研究具体问题,部署巡察工作,解决突出问题,推动全县巡察工作顺利开展。

          该县坚持从政治上开展监督,防止定位发散偏移,聚焦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人,开展“政治体检”,给被巡察单位政治生态“画像”,及时“洗澡”“治病”,增强了各级党组织抓政治建设的思想自觉,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。大力推进规范巡察,先后制定出台了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等30多项规章制度,从规划布局、组织实施、情况汇报、整改落实、成果运用等方面逐步形成了巡察工作制度框架,奠定了巡察工作的坚实基础。积极整合监督力量,探索建立县委统一领导、巡察与人大、政协、审计、舆论监督等监督力量相贯通,纪委、组织、财政、审计等机关部门相配合的统一监督体系,巡察组充分发挥政治“显微镜”和“探照灯”的作用,被巡察单位党组织把配合巡察监督当作份内之事和应尽之责,密切协作配合,主动接受监督,形成了步调一致、同频共振的强大合力。

        加强队伍建设 解决“谁来巡”

          完善更新“巡察人才库”,逐步建立“依库选人”“因需调人”的常态化机制;积极打造“3+N”巡察组组建模式(纪检、党务、财务+N),选优配强巡察力量……近年来,该县从统筹监督力量、建立以巡察监督为引领的监督机制上破题,着力加强巡察队伍建设,取得明显成效。该县针对巡察人员匮乏、力量薄弱、人员抽调困难的实际,着力健全机构设置,逐步理顺工作体制,破解工作难题。认真落实县委“把巡察岗位锻造成发现干部、培养干部、锻炼干部、检验干部的重要平台”的要求,注重抽调“墩苗计划”和后备干部参加巡察,着力提升年轻干部政治修养和综合素质;注重抽调纪检、组织、财政、审计、农业农村等专业干部参加巡察,在实践中磨砺党性,增长才干;注重抽调拟提拔对象、新提拔干部(一把手除外)参加巡察,考验其“四个意识”、政治担当和工作能力。及时更新巡察人才库,将人大和政协专委会主任和有“一把手”工作经历的52名科级领导干部纳入“巡察组长库”,将92名年轻后备干部和专业干部纳入“巡察人才库”,逐步建立起“依库选人”“因需调人”的常态化机制。

        坚持政治定位 明确“巡什么”

          巡察最显着的特性就是政治属性。山丹县针对政治巡察发现问题难、精准画像难和巡察质量不高的“两难一差”问题,聚焦基层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情况、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和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、组织力欠缺问题以及整改落实情况开展巡察。紧抓“培训制、清单制、督导制”三项制度,分别从政治监督重点、工作方法、监督流程、巡察报告等专题,及时开展巡前、巡中培训。针对巡察监督内容发散、效果不佳的问题,积极推行“清单化巡察”,制定《山丹县“四个紧盯”“三个聚焦”监督重点细化清单》,共细化列出问题清单69条,进一步明确巡察方向和内容,为巡察组开展巡察提供了遵循。编印《山丹县巡察工作手册》《山丹县对村(社区)巡察指引》,指导规范巡察,力求问题精准,评价客观,定性准确,推动巡察工作有力有效开展。

        抓好责任落实 做实“怎么改”

          巡察发现问题只是手段,以问题整改促工作落实才是最终目的。巡察能否取得扎实成效,关键要看巡察成果如何转化运用、能否做好巡察的“后半篇文章”。

          “从我县情况看,通过近3年来的实践,巡察震慑力显现。但也不乏一些被巡察单位党组织,认为‘巡察一阵风,巡过就轻松’,在落实整改要求时‘打折扣’,满足于‘差不多’‘过得去’。”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王国锋介绍。为做好巡察“后半篇文章”,山丹县探索建立巡察反馈问题一张清单到底制度和转办谈话制度,由县级领导约谈自己分管联系领域的部门单位,督促整改落实。建立完善反馈移交、整改督查制度,将发现的政治建设、违纪违规、组织建设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移交,按照期限逐一验收销号。目前,市县巡察反馈的1000个问题,整改率达到了99%。被巡察单位在落实党建工作、党风廉政建设、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上明显加强,民主集中制和党内制度有效落实,“三会一课”、党务政务公开逐步规范,财务管理、资金运行和政府采购等方面违规行为得到及时纠正,巡察起到了明显的教育和震慑作用。

        服务发展大局 做好“怎么用”

          坚持把巡察成果运用放在显要位置,做实做细巡察成果运用,促进巡察工作与服务全县工作大局相结合,以巡察成果服务高质量发展,以巡察成果运用回应群众关切,解决群众诉求,巡察工作成为县委政府了解基层情况、开展工作评价的重要参考。如今,随着巡察工作不断深化,一些党员干部彻底打消了反腐“一阵风”的错误认识,明白了“见善如不及,见不善如探汤”的道理,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、在行为上明确界限,从严遵规守纪,日益走端行正。

          “发现问题,形成震慑,推动改革,促进发展”,按照此方针,山丹县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察,巡察定位越来越明确,要求越来越清晰,成效越来越明显,必将为加快山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。(山丹县委巡察办)